製作饅頭的化學原理為:碳酸氫鈉與麵中的酸發生反應,生成二氧化碳。製作饅頭,在和麵的時候需要放適量的碳酸氫鈉,碳酸氫鈉發生反應生成二氧化碳,這樣饅頭才變得鬆軟可口。如果想了解更多與之相關的內容,可以繼續往下閱讀。

製作饅頭的化學原理是什麼


1、碳酸氫鈉,即是俗稱的小蘇打,是一種白色粉末,無臭,易溶於水,饅頭、麵包等麵食的製作一般都需要用到它。

2、碳酸氫鈉在潮濕的空氣會緩慢分解產生CO2,在熱空氣中也會緩慢分解產生CO2,遇到酸時則會強烈分解產生CO2。

3、饅頭的製作包括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,其內部氣體的形成是化學變化,物理變化主要是在蒸發的過程中不斷膨脹。

4、饅頭的製作過程包括醒發,醒發一段時間後麵團就會膨脹,麵團之所以會膨脹是因為產生了二氧化碳氣體。

饅頭中酸與堿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什麼


饅頭中酸與堿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:Na2CO3+2HX═2NaX+H2O+CO2↑(HX是指麵團發酵後生成的一些酸),饅頭疏鬆多孔便是因為在製作的過程中產生了二氧化碳。

以上就是對“製作饅頭的化學原理”的回答,通過回答我們知道了製作饅頭的化學原理為:碳酸氫鈉與麵中的酸發生反應,生成二氧化碳。